黄金干:科学发展促转变 节能减排增效益

2012-09-14 14:46 来源: 我的钢铁网

一、2010年我国焦化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一)积极适应市场,焦化行业生产经营运行稳定

2010年,我国焦化行业按照国务院节能减排总体部署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贯彻落实《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结构调整任务,努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焦化行业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生产企业努力挖掘潜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应对生产经营中各种困难和挑战,满足钢铁、化工、机械制造、有色冶炼等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焦化产品市场的巨大需求,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一年。

1.钢铁等行业继续高需求拉动,焦炭生产继续高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快报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生产粗钢和生铁62665.4万吨和59021.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26%和7.42%;生产铁合金和电石2435.5万吨和1462.4万吨,分别同比增长8.16%和下降0.2%;生产原铝1565万吨,同比增长19.9%;机械制造行业总产值143846.81亿元,同比增长33.93%。

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焦化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全国规模以上焦化企业全年生产焦炭38757.1万吨,同比增长9.13%,其增长幅度比上年高0.73个百点;我国焦化行业在经历了2008年以来近10年中第一次焦炭产量负增长、2009年焦炭产量突破3.55亿吨之后,再次创造了我国焦炭产量的历史新高,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高炉入炉焦比再下降,焦炭表观消费量继续增加

2010年,国内外钢铁产量的加快恢复增长,强力拉动了我国焦炭需求的增加。中国生铁产量达5.9亿多吨,再创历史新高,在国内重点统计大中型钢铁企业生铁冶炼生产中喷吹煤比增加4kg/t铁、入炉焦比下降5kg/t铁,钢铁全行业节约焦炭近300万吨、全年净出口323.62万吨(其中出口334.57万吨,进口10.95万吨)基础上。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约3.843亿吨,同比增加约2962万吨,增长8.35%,是我国焦炭消费历史上消费最多的一年。

3.全球钢铁高增产,焦炭出口增加,总量有效控制

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全球钢铁生产加快增长,从而拉动中国焦炭出口的较高增长。据国际钢铁协会统计显示,2010年世界42(国家或地区)生产生铁10.31亿吨,同比增长14.08%,其增幅高于中国生铁产量增幅6.68个百分点;且扣除中国大陆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产生铁4.41亿吨,同比增长21.5%,其增幅高于中国生铁产量增幅14.1个百分点,较快拉动国际市场焦炭的需求,加之炼焦煤价格的不断攀高,国际市场焦炭价格不断高企,寻求从中国进口焦炭的需求随之增加。在中国焦炭出口40%高关税情况下,全年中国焦炭出口334.57万吨,在2009年全国焦炭出口仅54万吨、同比下降95.5%的基础上,2010年同比增长5.15倍。同期,出口煤焦油34161吨,同比增长266.61%;出口煤沥青370944吨,同比增长11.36%。

4.独立焦企焦炭产量增幅高企,钢铁企业焦炭产量增幅下降

从企业生产结构看,2010年全国38757万吨、同比增长9.13%的焦炭产量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13003.2万吨(纳入中焦协重点统计企业数),同比增长5.42%;其他独立焦化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焦炭产量25753.9万吨,同比增长11.10%;钢铁联合企业焦炭产量增幅低于独立焦化企业5.68个百分点。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5.16%,再回落至33.55%,下降1.61个百分点。

从品种结构看,土焦(改良焦)基本淘汰,传统冶金焦产量约36700万吨、机械制造用铸造焦产量约600万吨、半焦(兰炭)产量约1400万吨。

从地区结构看,焦炭产量增产幅度最大省份有宁夏增长39.3%、新疆增长30.0%;产量增长最多的省份有山西增产844万吨,其增产量占全国增产总量的26.3%;河南增产390万吨、内蒙增产344万吨,分别占全国增产总量的12.03%和10.61%。辽宁、四川、贵州、上海、吉林、天津、北京、青海等省市焦炭产量下降。

5.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炼焦煤进口继续增加,进口地区变化

据有关方面数据分析,2010年,预计全国生产煤炭约33亿吨,同比增长约10%(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生产17.29亿吨,同比增产2.36亿吨,增长15.8%),生产洗煤约9.25亿吨,同比增长21.6%,其增幅均超过钢铁-焦炭产量的增幅;但国内炼焦煤价格高位,甚至时有煤炭-焦炭价格倒挂,一批大中型焦化企业充分利用沿海区位和价差优势以及近年来逐步拓宽的进口渠道,扩大炼焦煤的进口,弥补了国内炼焦煤资源的紧俏和品种调剂。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已累计进口炼焦煤4727万吨,同比增长37.05%。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1738.47万吨,同比下降23.49%;从蒙古进口1504.88万吨,俄罗斯进口455.8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78倍和1.37倍。

6.节能降耗降成本,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资源性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国内外煤炭行业加快联合重组,产业垄断和集中度的不断提高,焦化行业耗用的炼焦煤价格强劲上涨,焦炭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焦炭市场价格随着钢材价格的波动而不断被挤压。我国焦化行业积极应对,努力适应市场,努力加强技术进步与企业管理,挖掘潜力降低消耗和优质炼焦煤配比,提高焦炉煤气与化产回收率,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企业效益,在上年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基础上继续保持了一定的盈利水平。在进口炼焦煤到岸均价比上年上涨约14.57%、国内优质主焦煤均价上涨24.11%,焦炭(>40mm)价格仅上涨11.86%情况下,预计2010年焦化行业实现利润13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0%;而销售收入利润率约2.7%左右,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较1~8月又下降0.05个百分点,应引起全行业高度关注。

(二)积极落实《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1.《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进一步得到落实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先后有五批(257家)焦化企业获得《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公告,这些企业加上后扩建焦炉总产能达约3.16亿吨。其中常规机焦炉企业235家,产能约占我国机焦炉总产能的70%;热回收焦炉企业22家,产能约占我国热回收焦炉总产能的37%。《焦化行业准入条件》已成为国内焦化企业自觉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准入工作的开展,推进了我国焦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提高,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有力地推进加快了对炼焦落后产能的淘汰。

2.推进淘汰落后和产能置换力度,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初略统计,2010年,我国新投产焦炉57座、新增产能约3371万吨。其中炭化室高6米及以上的顶装焦炉和炭化室高5.5米及以上的捣固焦炉48座、产能3020万吨,占新增总产能的89.59%。同期,云南、山西、陕西、贵州、山东、新疆、河北等14个省区淘汰落后和北京首钢搬迁等淘汰关停焦炭产能约2759.5万吨,超额完成了工信部要求各省区市2010年淘汰落后焦炉产能的任务,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焦化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单位能耗下降

2010年,我国又有16套干熄焦装置先后投入生产,我国重点统计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焦炭生产干熄焦率达到82.63%;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突破700万吨,最大单套装置能力达到30万吨/年。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重点统计企业资料显示,2010年,重点统计焦化企业炼焦工序能耗下降17.42kg标准煤/吨焦;水循环二次利用率达96.06%,同比提高1.19个百分点,吨焦耗新水下降0.17m3/吨焦,为我国焦化行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保治理、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我国焦化行业高消耗、高排放情况进一步明显改观。

4.化产品回收加工和焦炉煤气利用水平进一步改善

截至2010年底,我国焦化行业煤焦油加工能力已达到约1400多万吨/年,深加工品种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已具备了处理我国全部炼焦高温焦油产量的能力。2010年,中国炼焦行业协会重点统计焦化企业回收焦炉煤气同比增长4.64%;回收煤焦油同比增长5.76%;焦油处理量同比增长13.25%;焦油精制品产量同比增长8.77%;回收硫酸铵同比增长9.15%;回收粗苯同比增长10.31%(回收轻苯同比增长1.32%);苯处理量同比增长43.11%;焦化苯产量同比增长27.05%;焦化甲苯产量同比增长22.04%。

二、2011年我国焦化行业运行面临的形势与展望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和起步年,也是迎接建党90周年极具重要意义的一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将为我国焦化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1.坚持贯彻落实《焦化行业准入条件》,推进焦化行业科学发展

2005年以来六年多的行业实践证明,《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已成为我国焦化企业发展行为的自律准则。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要求部署,今年将进行第六批焦化企业申请公告的复核公示工作,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将积极予以配合,帮助那些已达到《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基本要求的焦化企业,尤其是只有今年最后一次机会的4.3米焦炉和热回收焦炉企业,按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要求,加快完善提高环保等规定要求;组织技术力量帮助半焦(兰炭)焦炉企业攻克污水处理等关键环节,促进其加快达到《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要求、进入公告企业行列,以促进其科学协调健康发展。按照国家对行业准入工作的指导意见,协会将进一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和促进已准入焦化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严格认真地搞好企业自律,不断推进和巩固“准入”成果,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

2.抓住发展机遇,积极适应市场焦炭消费的需求

按照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8%以上的持续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仍将保持较高速度,主要拉动焦炭消费的钢铁、化工、有色金属、机械等行业仍将保持增长的市场发展势头,均将为焦化行业发展创造较好的市场空间。国家一系列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均将为我国焦化行业和焦化产品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焦炭生产和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将比上年有所放缓。按照目前钢铁等行业预见的发展前景,工信部“刚性需求依然旺盛,预计今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将达6.3亿吨、粗钢产量将达6.6亿吨,同比均有望增长5%”的预测,以及今年一、二月份以来国内外钢铁和焦炭生产消费市场势头,2011年我国焦炭产量预计仍将有着增长3%~4%左右的市场空间和行业发展机遇。

3.我国焦化行业必须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焦化行业已经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和实际生产能力,而且钢铁等产业节约焦炭消费的潜力巨大,现有焦炭生产规模和实际生产能力,足可以满足钢铁等发展更大规模对焦炭的需求,也为我国焦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结构调整,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营造了极大空间。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焦炭消费强度下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和国家不支持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性产品出口高关税的控制,焦炭的直接或间接出口市场仍难以宽松,更由于大宗原燃料价格仍呈上涨趋势,焦化产品生产成本压力将继续加大,在新的一年中,我国焦化行业生产经营仍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环境。我们的焦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环境质量改善,进一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环境治理、兼并重组和技术创新工作力度,努力实现从以扩大产能规模为主的发展向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高附加值焦化产品研发深加工为主、“低碳”、“绿色”方向的转变,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焦化行业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

4.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努力提高焦化产业集中度

近年来,一批大型钢铁企业和独立焦化企业加快了联合重组步伐,鞍钢、宝钢、武钢、河北钢铁以及旭阳煤化工、山东焦化等大型焦化集团形成,焦化产业集中度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我国焦化行业集中度总体仍然偏低,相当一批独立焦化企业产业链建设滞后,焦化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新年伊始,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钢铁、焦炭等重点行业近期淘汰落后产能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检查考核,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重要措施,都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焦化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的兼并重组,打造煤-焦(化)-钢等上下游行业合作共赢的坚实产业链,促进增强焦化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5.积极应对,科学发展,努力克服资源、环保等制约瓶颈

随着我国焦炭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外炼焦煤资源的较高集中度和焦化企业的高度分散,以及国内煤炭生产总量的控制和运输条件制约,加之焦化企业较大的过剩产能的较高释放,不断攀高的原燃料价格和焦化产品的生产成本,上下游不断挤压的产品价格和微弱的企业赢利空间,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内煤炭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过快上涨,2009年炼焦煤进口猛增4倍,去年以来进口量再增37%,国内优质炼焦煤涨价20%以上等情况,均将严峻考验着我们众多焦化企业的生存活力。2011年,我国焦化行业必将努力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适应市场,协调生产总量控制,努力实现市场的供求平衡;坚持技术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捣固炼焦技术等优化配煤优势,一方面,要科学节约使用、保护优质炼焦煤资源。炼焦企业要推广科学、合理、高效用煤技术,使用焦炭企业合理控制用焦的经济质量指标;另一方面,应充分合理平稳高效地利用国际炼焦煤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近两年来,我国炼焦煤进口增长较快,但应该客观看到,中国仍然是炼焦煤生产大国,进口量占总消费量比重仅占约8%左右,和铁矿石进口依存度60%~70%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进口部分优质炼焦煤只是对交通运输比较方便的沿海东南部地区起到补充或品种调剂作用。只要中国焦炭生产企业冷静把握和积极开拓国内外炼焦煤市场,从容应对,政府有关部门和煤炭行业调控好煤炭产销运总量和品种结构,钢铁-焦化企业不断技术进步和创新,科学经济地不断改进优质焦煤和焦炭的生产和使用,炼焦煤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铁矿石”。

6.坚持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加快焦化生产消费的绿色转型

我国焦炭生产与消费规模巨大,不仅消费巨额的煤炭资源和能源,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承载着巨大的资源(能源)和环保压力。促进加快焦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绿色转型已刻不容缓。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初略测算,2010年我国生产和消费焦炭3.8亿多吨,约占全球焦炭生产和消费总量的65%左右。生产这些焦炭,则需要消费炼焦洗精煤约5.4亿多吨,生产这些炼焦洗精煤则需要炼焦原煤约8~9亿吨,其原煤需求量约占全国原煤总产量的27%左右。节约使用焦炭,进而节约使用炼焦煤潜力巨大。

我国焦化企业对节能减排技术普及、新技术创新,以及余热余能利用潜力很大。我们的焦炭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大力推广焦化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推进焦化企业节能、清洁、高效的绿色生产,钢铁等耗焦大户节约高效地使用焦炭,努力降低入炉焦比等焦炭单耗,促进高炉冶炼生产中充分合理利用焦炭质量,鼓励捣固炼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研发大高炉使用捣固焦炭技术,节约优质焦炭和优质炼焦煤资源。不断增强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不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努力实现焦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绿色转型。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